眼下,可能没有比预制菜更让家长操心的事情了。近日,全国多地曝出预制菜进校园的消息,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这也引发了家长的高度不安和焦虑。对此,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 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预制菜的诞生是食品工业化的必然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此外,大家日常食用的预制菜也远比想象的更多,如大众最熟悉的方便面和速冻饺子都是典型的预制菜。快餐厅、火锅店乃至普通的正餐店里,预制菜更是比比皆是。但是,这一波家长对于预制菜进学校食堂的“恐慌”,却难言是过度反应,教育部强调当前阶段预制菜进校园应该持审慎态度,确实很有必要。
在很大程度上说,预制菜令家长产生的担忧,是多个问题杂糅之下塑造的,我们需要分别看待、对症下药,才能减少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担忧。首先,由于预制菜相关概念和标准不够明确,使得大众对于预制菜的了解还存在隔阂。比如,很多家长认为预制菜就是“料理包”,但在预制菜中,即配型和即烹型才是主流。也就是说,虽然预制菜产业规模和消费规模都已不小,但预制菜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还需要从监管部门到食品生产企业等加强对相关概念、标准的社会普及。同时,推动预制菜国家标准的早日建立。一句话,只有让全社会对预制菜有更准确的了解、认知,才能在接纳上有更客观、科学的态度,而不是一谈到预制菜就“色变”。
另一方面,相比于笼统地抵制预制菜,家长和业界更应关心的是预制菜的生产、运输是否合规,校园食堂的供餐企业是否具备资质。这其实主要涉及的是校园“阳光食堂”的建设问题。比如,这次有学生家长就发现,午餐中使用预制食材却不在菜单上显示、学校引进预制菜不和家长商量,有的预制菜食材过期甚至腐败,这样的操作和场景令人担心实属正常。可见,这一轮预制菜带来的争议,背后与部分学校长期以来在校园食堂的采购、招标上的不透明息息相关。当校园食堂管理的“老问题”遇上预制菜这个新事物,便进一步放大了家长的担忧。就此来说,即便当前暂缓预制菜进校园,要真正让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放心,加速校园食堂管理的透明化,依然是无法绕开的关键环节。
因此,这次预制菜风波,应该说对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以及校园食堂管理都带来了警示和教训。对前者来说,尽管近几年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速度很快,很多地方也将之当作重要的新兴产业,但作为一个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应该注重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提升科普力度。比如,预制菜的具体种类是什么,每个种类的差别是什么,在安全、营养方面与现烹菜又有何区别,具体又是通过哪些工艺、材料来平衡保鲜和安全的?这类关键信息,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于预制菜安全的认可,与其让消费者“将信将疑”,不如主动公开,主动向社会进行“启蒙”,及时为消费者答疑解惑。
对于学校来说,更要充分意识到,“阳光食堂”是大势所趋,多一分不透明,就必然会多一分家长的担忧。尤其是在引入预制菜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征询家长的意见,切勿以“瞒天过海”的侥幸心态来对待预制菜的使用。否则,不仅无法赢得家长的信任,反倒还可能进一步放大社会对预制菜的非理性恐慌,甚至使得预制菜被污名化。道理很简单,如果引进的预制菜安全达标,以及相关供餐企业的资质合格,运输管理也符合规范,大可正大光明地进行,何须遮遮掩掩?
此外,从现实的角度,由于预制菜包含的范围很大,相关种类也很多,一刀切地禁止预制菜进校园在今天可能并不现实,也并不科学。由此,到底哪些预制菜是可以有选择地进入校园,哪些预制菜现阶段还不成熟,预制菜在学校食品中所占比例到底多少合适,如何通过强化监督来让家长放心,或也需要相关部门及时拿出标准和办法。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只要从职能部门到食品行业,再到学校等,都能够正视家长的担忧,并从中找准问题对症下药,预制菜的这轮风波之于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和学校食堂安全水平的提升来说,都不啻为是一次新的契机。这些问题或许迟早都需要面对,早发现、早应对,未尝不是好事。(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